來源:Web3小律
幾個月前,我又一次踏上非洲這片熱土,皮卡飛馳而過揚起的黃土,讓落日余暉勾勒出非洲大陸陌生又熟悉的印象。置身事外,才會有足夠的空間來代入我們“世界公民”的角色,去思考我是誰,我在做什么,亦或者是我從事的crypto行業(yè)與這世界的關系。
真正深入之后,會發(fā)現crypto能夠給到非洲欠發(fā)達國家的,是一次與世界再次同頻的機會。從這些國家對于crypto的信仰和篤定中,我們能夠看到它們已經不滿足于與舊制度、舊體系的妥協,與其在泥濘中掙扎和被支配,何不全面擁抱crypto,奔向一片光明的未來。
正值2049有機會與Athena(X:@Athenaweb33) 坐下來閑聊,聊起她從步入非洲,再進入crypto一直堅持的信仰。她將繼續(xù) Wello.tech 的創(chuàng)業(yè)旅程,也將深入非洲,在混沌的社會中去追隨她的那個或許少有人懂,而樸實無華的信仰。
以下轉自Athena(X:@Athenaweb33) 的推文,Enjoy:
在Token2049結束之際,隨著這些天和一些同僚的深度社交,以及滿天飛的消極情緒,關于“到底crypto行業(yè)是不是完了?”想到幾周前的一件小事:
如今搬到巴黎生活已經兩年。一天,正在家門口小咖啡館遠程工作,突然wei_xin接到一個來自烏干達的來電。驚訝,驚喜和困惑交織的寒暄之后,我掰掰手指才意識到,離開非洲的傳統行業(yè)工作投身crypto,已經是7年前的事了。
打電話過來的是烏干達政府的高級顧問,時值中非合作論壇,他隨總統出差來了cn。在我曾經扎根非洲的幾年里,先后為央企,和UN國際發(fā)展系統工作,旨在促進非洲工業(yè)化進程和普惠金融。在他的幫助下,合作過中烏合作招商引資,烏干達婦女手工業(yè)促進等大小項目,結下了友誼。
關于非洲生活那幾年的逼其實可以展開吹半輩子,有高大上的,比如和塞內加爾總統在他家里談笑風生,有死里逃生的,比如好朋友的男友在肯尼亞首都我們每次必去的商圈的恐怖襲擊中不幸喪生,由于臨時陰差陽錯改航班,避開了埃塞俄比亞航空史上最嚴重空難,但我的高中同學,和朋友的同事等幾個三度關系網之內的熟人不幸失去了生命。但決定離開非洲,也是決絕的,堅定的。
那還要從與Crypto不期而遇的契機說起。很有意思的是,七年過去了,坐在咖啡廳里和crypto新朋友老朋友聊天的時候,非洲的故事都是每個人感興趣的話題,仿佛是一個逃離困頓現狀的烏托邦,一種將異域的冒險浪漫化的心理寄托。
然而我覺得,這些關于crypto的應用價值的靈魂拷問問題與答案,其實都在那些看似爛漫飄渺的故事里。
那非洲真的很窮嗎?尼日利亞的首都拉各斯,是全球私人飛機密度最高的機場。交易所上線非洲本地支付通道后,非洲的人均交易量遠超過歐洲和亞洲國家。非洲有錢人的富有超過我們的一般認知和想象。由于非洲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和農業(yè)資源豐富,躺在原材料直接出口的第一產業(yè)上,非洲的上層階級可以幾輩子不愁吃穿;普通民眾則被迫只能在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中分到點皮毛和溫飽。整個大陸的制造業(yè)是空缺的,金融業(yè)被壟斷,由于基建的缺失,金融服務成本極其高昂,普通人無法擁有一個銀行賬戶或者支付銀行轉賬的費用。嚴重到滑稽的貧富差異是個非洲最普通的階層現狀。
在當年一個國際組織的課題調研中,吉布提政府安排我們住在凱賓斯基酒店,這是吉布提這個貧瘠的東非彈丸小國的最豪華酒店,價格是300美金一晚,這是很多本地人半年的收入。我至今都記得一個瞬間,在這座酒店在紅海邊的沙灘躺椅上,抽著雪茄的白人商人在高談闊論,面前的黑人服務員端著托盤,背挺得板直,白色襯衫和紅色馬甲和黑皮膚相得益彰,他看著遠方紅海上的霧氣,眼神里全是麻木和迷茫。
而我們當時的工作,是一群擁有全球頂尖學府經濟學,金融學,社會學等學歷的年輕精英,要設計國際組織給非洲的援助資金花到哪,怎么花,怎么確保這些錢產生效果了。我們有個剛從牛津大學畢業(yè)的英國女孩,聽說我們要住在300美金一晚的豪華酒店,眼含熱淚拒絕入住,她覺得這是對她這個課題的諷刺。然而讓她看到普通人住宿的條件,鐵皮覆蓋的房子,在50度的高溫下烤的咯吱咯吱響,她又默默收回了她的堅持。
也就是差不多那個時候,我決定放棄那份工作。我們做的事情雖然看似悲憫,我們高談闊論產業(yè)轉移,談論讓非洲發(fā)展制造業(yè),融入價值鏈,讓普通人進工廠,學習cn和東南亞的制衣制鞋經驗,我也親自在塞內加爾的cn人工廠里待了一個月,面試女工,看她們生產出口給歐美的低等級阿迪耐克運動褲。但這太慢了,整個傳統“援助”的龐大體系里,受益最多的,恐怕并不是那些被“授之以漁”的非洲女工,而是坐在倫敦辦公室里寫paper和做項目審計的高級文員們,還有我們這些拿著出差經費住300美金酒店的國際組織精英們————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出來,在整個鏈條里,高達70%的資金都磨損在了“證明這些錢怎么花,花在哪,生成審計報告和影響力報告”中。
我開始看到blockchain,看到crypto,Blockchain技術,人工智能引領的第四次革命,成了革貨幣的命,革非洲的命,革廣大窮苦群眾的命。真正的Decentralization,在坎帕拉的菜市場
烏干達總理的兒子,在幾年前成立了一個crypto組織,幾個英美留學的“官二代”和技術宅們聚到一起,做了幾個和crypto有關的小項目,比如可以在完全沒有3G網絡的地方,用沒有智能App的手機點對點轉賬crypto。非洲人更懂非洲人,他們大部分本地人都在使用那種只能接打電話和發(fā)短信的非智能機,由于很多非洲人沒有銀行賬戶,也不愿意跑大半個城市去找個WesternUnion或者寥寥可數的銀行做轉賬和匯款,本地人的匯款方式簡單粗暴:USSD技術為基礎的手機,可以通過發(fā)短信的方式給朋友直接匯款,而每個人的手機號就是他們的“錢包”/賬戶,話費余額就是賬戶余額。
我跟著這個組織的朋友親自體驗了一把絲滑的“注冊開戶,KYC,轉賬”流程:在坎帕拉菜市場旁邊的電信運營商處買了個50美金的手機,排隊,柜臺工作人員有操作了上萬遍的KYC流程,全程3分鐘搞定,工作人員幫助我用現金充值“電話費”;村里有大量的固定和流動的官方/非官方的Kiosks(小亭子/服務點),當你想‘取現’的時候,就去找Kiosk值班的的“村民代表”,給他發(fā)短信轉賬,他給你現金!俺渲怠眲t是相反流程。整個過程體驗絲滑,而且統統點對點,絕無第三方,完全無信任問題。這個產品和流程不光是在首都,而是已經在廣大農村深入鋪開。
后來我加入了Binance,第一年就是響應CZ的“massadoption”愿景,在非洲鋪設真正完全基于Blockchain和crypto的網絡,先從最樸素的慈善項目開始實施,Binancecharity應運而生,在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完全“透明”的點對點捐贈平臺上,由于Blockchain的特性,每個互聯網上的吃瓜群眾都可以監(jiān)督每一筆crypto捐贈在不通過任何第三方的情況下,直接抵達了烏干達村民的錢包地址。村民們又用crypto去從接受crypto的菜農供應商那里購買土豆,白菜,全程沒有法幣的介入。菜農需要法幣的時候,定期會將crypto通過本地交易所或者OTC換成當地法幣。
后來,我們還在BinanceSmartChain(現BNBchain)上發(fā)行了全球第一個(可能也是至今唯一一個)“價值穩(wěn)定幣”:粉紅幣(PinkCareToken),和其他穩(wěn)定幣不同的是,粉紅幣不和任何法幣“價格”掛鉤,而是以物品價值掛鉤:每一枚粉紅幣,與一個女孩在烏干達使用一年的衛(wèi)生巾的“價值”掛鉤。這個項目的起源,是因為在當地發(fā)土豆白菜的時候,和當地人聊天,發(fā)現“月經羞恥”仍廣泛存在在當地女性群體,由于平時缺乏性教育,也由于衛(wèi)生巾價格昂貴難以購入,經期用樹葉草皮取代衛(wèi)生巾,造成嚴重婦科問題,而很多女孩14歲就要結婚生子,過早的懷孕又雪上加霜,直接造成很多女孩在生育中死于感染。拿到粉紅幣的女孩,都可以去和我們合作的環(huán)保衛(wèi)生巾供應商那里“兌換”一年的衛(wèi)生巾。
至今我還非常感動的是,粉紅幣項目在當時得到了幾乎所有幣圈真大佬的捐贈和身體力行的支持,一姐親自擔當項目Ambassador,號召全行業(yè)交易所,VC等參與者籌款,宣傳,成立了"粉紅幣聯盟"。當時正值深熊,行業(yè)處于深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懷疑中,但價值穩(wěn)定幣的概念,以及整個過程基于Blockchain的完全透明,高效,和對于去第三方的踐行,是個對crypto社會價值的小小驗證。Crypto作為“貨幣”的價值交換屬性也用這樣樸實的方式體現了。
在我越來越苦惱于看不懂越來越復雜的商業(yè)模式和充滿高深理論的敘事的時候,在行業(yè)如今又陷入困境的時候,我都會想想這充滿故事的烏干達菜市場,總是感嘆于干凈,純粹,簡單的crypto應用,就是這么樸實無華,善有善報。比如那些愿意接受挑戰(zhàn)走在crypto革命前沿的坎帕拉的菜農們當時收到的,可是只有6塊錢的BNB啊?赡芩麄兪钦嬲袌远ǖ腸rypto信仰的人吧。PayFi還是FiFi
回到喧嘩的新加坡,在今年的2049會場,PayFi成為一個新熱點。Payment+Finance的新敘事,讓很多絕望的資本和項目又重煥生機。敘事如何翻譯并不太重要,尤其是另一個大佬笑談,那PayFi其實也可以叫FiFi,因為Payment本身就是金融。真正有趣的和有意義的是,繞了一大圈,我們開始回歸crypto除了投資和投機之外的這一和支付相關的根本屬性。
就如同價值和財富的再分配一樣,世間萬物的發(fā)展都遵循歷史的基本規(guī)律。小到一個產品,大到一個賽道和行業(yè),真正長久留存的,是真正給社會產生正面價值的產物,回歸這一本質,我們的信仰也不會那么脆弱和容易撼動。
真的希望能夠在兜兜轉轉這么多年后,再去看看那些用穩(wěn)定幣買衛(wèi)生巾的女孩,以及用BNB做賬款的菜農,Crypto的初心可能也就那么簡單吧。
免責聲明:離開非洲進入Crypto的第七年 我們還在談論信仰文章轉發(fā)自互聯網,版權歸其所有。
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風險很高,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此外,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guī)定。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